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说法之一,万事万物都可分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大类。 在之后的思想变革和历史发展中,并派生出诸如中医、堪舆、命理、相术和占卜等领域的基本概念。
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,有天道历数说、殷商时期的方位观念说、材料说、星辰说、手指计数说、祭祀说、八卦河图数理说等多种观点,五花八门。
而实际上,即使是最高明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,也是说不清这个问题从而给出一个确定答案的。我们可以大概有一个简约的理解。根据最新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,五行的最早起源是部落时代,文字在商代甲骨文里就有萌芽。
五方是五行的主要起源,上古时期黄帝作为联盟首领,身居天下之中,其他部族各自分布四方,朦胧上的方位思想产生了政治地理上的五方观念。远古华夏文明的奠基者黄帝,出于军、政等目的,创造性地开辟了连接四方部族的道路,进而产生了五行观念。黄帝建立了自身华夏的合法性与正统性,中高于东南西北,实施时间"五行"历。
之后,继任者颛顼为了加强部落控制力,杜绝松散的联盟,提高凝聚性,利用巫术和神权,巩固了对"四方民"的绝对权威,造就了国家的雏形。那么,具有权威与天命色彩的王,其所在的地中一带,即就是五,尊贵通神,是天人合一与天帝合一的核心通道。
直到战国时期,五行意义泛化,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枝蔓,衍生出很多其他内涵。
对于“五行”的起源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每当我们提到“五行”,就会想到当年伏羲氏在法则河图洛书而建立的先后天八卦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的时候,发现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属于五大类,即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等,就是我们称之为“五行”的东西。
实际上,河图洛书只是个图形罢了。“五行”最早的出现,是在《尚书.洪范篇》里提出来的:“……五行,一曰水、二曰火、三曰木、四曰金、五曰土。水曰润下、火曰炎上、木曰曲直、金曰从革、土曰稼樯……”这也是“正五行”的正确出处。
“五行”在实际应用时,又有实体与抽象的分别。我们说“木、火、土、金水是构成这个世界包罗万象之元素”是指实体而说的;至于“水曰润下、火曰炎上、木曰曲直、金曰从革、土曰稼樯”则又是以性质来论的抽象五行。这里附带概略论述一下“五行”之属性:
一,木,很容易理解,就是树木、草木,代表了“生命力”、“成长性”,我们常说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,说的就是这个力量。
二,火,就代表热能,热性往上,因此又是一种“升发”的力量。
三,土,代表了大地或地球本身。
四,金,代表所有坚硬的东西,因为大多金属为坚硬的,所以用金来代表,由金属的特性来说,又以内聚力为特点,因此金亦代表“内聚力”、“凝聚力”。
五,水,流动性是其特点,而且其性往下,因此又代表一种“向下变动”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