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最新统计,全国新生儿名字当中,使用率最高的10个单字分别为“梓”“宇”“子”“涵”“泽”“雨”“佳”“浩”“欣”“轩”,使用频率最高的20个双字分别为“梓涵”“一诺”“浩宇”“欣怡”“浩然”“诗涵”“宇轩”“依诺”“子涵”“欣妍”“雨桐”“宇航”“梓萱”“宇泽”“可馨”“佳怡”“子萱”“梓豪”“子墨”“子轩”。国人的起名水平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?且容我细细道来。
一、周公说,要有姓
周朝之前,严格来说,人是没有名字的。大家熟知的先周历史人物,大多是后人给起的名字——为了好叫。那会儿兄弟之间,从甲乙丙丁排到戊己庚辛,而且还只有皇室有此待遇。为何?因为殷商时代,皇位是弟弟继承哥哥的皇位,没办法,那会儿人寿命短,就这还几年就得换一个。
到了周朝,情况发生变化,周王摄政时期,想把子袭父立为永例。《史记》写世家第一是吴太伯,为何?因为吴国出了一个季札,特别有贤名,但是死活不肯继承哥哥的爵位。太史公大书特书,因此世家第一个给了吴。回到周公,他想立下父子传承的规矩,首先面临的问题居然是——如何判断谁是谁家的?于是我们有了姓,皇室血脉都姓姬。第二个问题,哪个儿子继承?答曰:嫡长子,这里便有了嫡庶之分。
随着一个家族的逐渐庞大,庶出的孩子们可能会连姓都继承不了,被迫改姓。改姓者常见于三种:一是大家族主动隐藏缩减,分几旁支出去,保存香火;二是因罪受罚,被族长逐出本族,连姓氏一同剥夺;三是皇帝干预,强行分裂大家族。齐国的田氏,对,就是取代姜子牙后代的田氏,延续到汉武帝时代时,家族已经极其庞大了,汉武帝忌惮他们,于是,就把齐地田氏一分为八,不准他们再姓田氏,给他们起了八个新姓——第一,第二,第三,第四,第五直到第八!还把他们迁徙到了长安附近,方便管束。所以,大家在看汉史时,看到有个叫第五伦的人在蹦跶,不要奇怪,他也叫田伦。
二、有名,天地之始
有了姓,再加个字就成了一个人的姓名。从周朝到魏晋,这段时期的人起名只起单字名,不像我们现代,崇尚起双字名。这是因为,那时候的人,能有文化起名的,极少。而且,单字的名,意为贵,只有没文化的草民才起双字名,什么狗剩、铁娃、栓子什么的。有文化的人,一个字就能解决问题。
春秋三传之一的《公羊传》中就有着这样的说法:讥二名,二名非礼也。新朝王莽,甚至专门立下法令:不许起双字名!你可以说他有权任性,但是也是侧面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人对双字名的鄙视。
但是到了晋朝,大家却渐渐开始用起了双字名,但是方法比较打擦边球,一般是在最后加个“之”,比如大家熟悉的王羲之、王献之。主要是大家族人太多,单字实在太容易重名,加个字就好多了。
再往后,双字名就越来越多。奇葩的朱元璋同志,还要求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得在名里加个金木水火土的偏旁,为中华的新增汉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双字名盛行后,渐渐多了“派字”,一般是家族祠堂中有一篇很长的派谱,大家起名时按照自己的辈分,先取本辈分轮到的那个字作为中间名,后面再发挥一个字,形成完整的名字。好处是,是不是一个祠堂的,谁的辈分大,一目了然。
三、有字,礼仪之兴
大家习惯把“名字”二字放一起说,但是在古代,这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孩子一出生,一般会有个乳名,叫着顺口,也不用太多讲究。甚至很多大人为了让孩子好养活,会起比较“贱”的乳名。比如汉武帝刘彻的乳名为彘,也就是猪;后主刘禅的乳名叫阿斗。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一生可能就一个乳名,因为找不到文化人帮忙取大名。
大名,又称正名,一般就是上户籍的名字,这个是要家中长辈取的,或者请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起。这个大名,一般是家中长辈用来叫的。
孩子成年后,一般算作大人了,打交道的人也多了起来,但同辈之间如何称呼呢?发小可以叫乳名,但是陌生人叫你大名,那就等于说,我是你长辈,跟骂人没啥区别了。所以古人要有字,这个字一般请老师来取。一般而言,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。怎么个联系法呢?《颜氏家训》:“名以正体,字以表德。”所以,名和字,往往蕴含着长辈的殷殷期许。
关系好的平辈之间,可以互称表字,显得关系密切。但是,年岁渐长后,晚辈可不能称长辈的字,这时候,就需要号。“号”往往也是“名”和“字”的延伸,所以“号”又叫别号、表号。按照《周礼》的说法,号是一种美称,直白一点,就是自我标榜。这个号一般就是自己给自己取了,但是特别不要脸的那种,一般还是别人抬举着取。比如以地名为号的,明朝首辅严嵩严分宜。一般自己取的都是什么翁、叟、斋、山人、居士、散人之类的。
四、得谥,盖棺定论
谥号是人死之后,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。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,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,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,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,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。总的来说,古代历史上的皇帝、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,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,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,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,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。
一般来说,皇帝和名臣才能有谥号。常见如下:
1.美谥,如:庄、武、文、宣、襄、明、睿、康、景、懿。
2.平谥:如:怀、悼、哀、闵、思、殇,有点同情的意味。
3.恶谥,如:厉、灵、炀,都含有否定的意思。
按照谥法,单字的最高级,双字其次,其中最好的谥是“文”,其次为“武”,比如周文公、汉文帝、汉武帝。最差的,周厉王,汉灵帝等。
谥号讲伴随一个人死后的几千几万年,也是对位高权重者生前的一种道德约束,是文臣们制约皇权的手段之一。
五、老祖宗的东西要有取舍
现在我们吸收了的,仅仅只有乳名,还是叠字的乳名。取的大名看上去文采斐然,实则没有内涵,还严重重名。当然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姓名特征,就跟建国、建业、跃进们一样。目前,稍微有点想法的父母,已经在从周易和诗经中寻找了,但是,我认为还不够。我选择在西方的平安夜写下这篇文章,也是希望大家适度恢复取名字的仪式感和内涵。还有,起四个字作名字的,真的好土。
此外,有觉得自己的姓特别古怪的,赶紧查查史书,你很可能是豪门望族的分支。
一、姓
人们普遍认为,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、血统、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,简称族号。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。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“别婚姻”,“明世系”、“别种族”。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。
姓是怎么来的?人们推测,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。在原始蒙眛时代,各部落、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,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。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,即“姓”。
二、名
名是每个人的代号。姓氏是公共的, 名是个人的。
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。
唐宋后,取复名多起来,皇帝除外,因单名易于避讳。
宋以后,尤其明清,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。
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,影响很大。